这是我三年级时制作的小视频。时间过的真快,我已经五年级了。
同学们,大家好,欢迎观看我为大家带来的航天小知识。
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,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,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,我们的三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,返回了我们的地球家园。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。
我想同学们肯定和我一样,都为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感到无比自豪!
那么,同学们,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好奇,想了解飞船在返回地球时,都经历了些什么呢?
我通过互联网搜索找到了答案。我们一同分享这些知识吧!
在了解飞船从太空返回地面过程前,我先为大家介绍飞船的三个舱体。他们分别是:
轨道舱
轨道舱也称太空舱,这个舱体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、生活的场所。
推进舱
推进舱又叫仪器舱,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,为飞船提供姿态、轨道调整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。
返回舱
返回舱又称座舱,它是航天员的“驾驶室”。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体。
在了解完三个舱体后,我来讲讲飞船是怎样返回地球的,这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:
第一阶段:制动飞行阶段。
地面测控指挥部门,会向飞船发送返回指令,飞船会按照地面指令,与轨道舱分离,推进舱和返回舱组合体再通过制动变轨,使舱体从近400公里的圆形轨道,变成近地点低于100公里的椭圆轨道。
第二阶段:自由滑行阶段。
由于此时飞船是保持无动力的飞行状态,这一阶段也叫大气层自由下降阶段或过渡阶段。当飞船飞行高度降至距离地球大约140公里时,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。推进舱在穿越大气层时被烧毁,返回舱则继续下降。
第三阶段:再入大气层阶段。
这时,返回舱距离地球约100公里,返回舱表面和大气层空气产生剧烈摩擦,产生巨大热量,形成包裹住返回舱的等离子气体层,将屏蔽电磁波,使飞船在大约240秒的时间内,暂时失去与地面的联系,这就是通常所说的“黑障”现象。
“黑障”现象会在返回舱距离地球大约40公里时消失,恢复与地面通信联系。
第四阶段:减速阶段。
当返回舱降至距离地面大约40公里时,返回舱上的高度控制器,通过测量大气压力来判断返回舱当前所处的高度,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时,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,连续完成拉出引导伞、减速伞、主伞这些动作,返回舱开始缓缓下降。
第五阶段:着陆阶段。
在距离地面大约1米时,返回舱上的4台反推发动机随即点火,产生一个向上的冲力,使返回舱的落地速度达到1-2米/秒,实现软着陆。
至此,返回过程就结束了。
同学们,分享的这些知识,我只用了短短几分钟。
在这过程的背后,却是我们祖国无数航天工作者、科学家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,才换来了每次载人航天任务的圆满成功。
请为我们祖国的每一位航天人点赞!
谢谢大家观看!再见!
本文由:Eason 发布,本站享有版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log.xuange.net/2025/02/13/4524/